“嗯?”赵言书难得和她卖起了关子,让林玉竹更好奇了。只不过他这次不管怎么问都没说。林玉竹即使心痒痒也只能等着了。第二天上班后,果然,报纸上抨击他的内容变少了,更多的是些理性的分析,不少文章都号召大家不要盲目被人带偏,毕竟国外出版的书大家都没看过,怎么能只凭人家说什么就相信呢。还有人爆出了赵言书把一部分稿费捐给大使馆用于留学生的生活费的事,也让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对他的看法转变了不少。接下来几天,抨击的言论越来越少,更多的是通过这件事引发了一些知名学者教授对国内思想环境的讨论。不少人都发表文章,自我反省,表示我们是不是不该让外国人看到真实的国内生活,国人对自己的穷会不会感到自卑?而就在这时,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国家不能只看到美好,也得看到底层黑暗。”内容大概就是国人应该接受事实,认识到自己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只有认识到差距,才能有改变的决心,我们不是差,只是还在追赶,现在要做的就是韬光养晦,先低调发育,争取追赶而上。不能自己看不起自己,要相信自己,相信国家,即使目前华夏的确比不上人家,但要有改变这种情况的决心!此文一出,看过的老百姓都热血沸腾,特别是高校学子,不少学校就此就此举行了好几场演讲,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更认真了。随着老百姓视线的转移,大家对赵言书的讨论声也渐渐消失了。林玉竹刚松了一口气,就见人民文学出版社突然发出了一条通知。他们先是反省了自身的错误,说是之前他们仅仅只是因为《回家》这本书的内容过于昏暗,就拒绝了出版。但这会儿反省过后却认为他们之前做错了,他们承认了当初就觉得这是本好书,但内容却不符合当时国内的主流环境。可现在想想,一味追求光明岂不是掩耳盗铃?美好固然的是好的,但世界就没有黑暗了吗?只有看到了黑暗,国家才能进步,人民才能进步,所以他们不应该只给大家看美好的故事。因此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从下周起将在国内正式发售之前引起争议的《回家》这本书。让老百姓们来一起评价,看看这本书到底怎么样,到时候出版社也欢迎读者来信评价。这个声明一出就引起了轰动,赵言书又被推到了到了风口浪尖。也让林玉竹刚刚放下的心,再次提了起来……第245章 破财免灾林玉竹事先不知道这件事,但也能猜到出版社既然敢这么说了,肯定是得到了赵言书的同意。于是立马问了他,“这是怎么回事?你刚从里面摘出来怎么又掺和进去了?”赵言书闻言笑了笑安抚道:“别急,你听我解释。”林玉竹缓了缓神,“好,你说。”赵言书想了想道:“这件事其实李教授问过我的意见,之前的舆论里,虽然咱们明面上只看到了报纸上的你来我往,但其实背地里还有很多针对,只不过咱们都不知道罢了。而这次李家虽然赢了,可还是有些漏网之鱼的,而且只要我这本书存在,以后可能还是一个别人攻击的对象和由头。我觉得倒不如趁此机会在国内出版,不管结果如何,也算是咱们主动入局。